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黔江區鞏固新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工作方案》的通知
黔江府辦發〔2025〕45號??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黔江區鞏固新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黔江區鞏固新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工作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 2025年11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黔江區鞏固新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全面完成退耕還林目標任務,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重慶市統籌協調耕林空間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發〔2025〕17號)及林地空間管理等相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市、區對鞏固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工作部署,以改善生態環境、改善民生為總任務,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導向,完善管理機制,發展特色產業,增加森林資源,提高生態質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為筑牢生態保護屏障、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推進退耕還林建設任務,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提升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我區涉及新一輪退耕還林建設任務23萬畝,退耕還林建設任務已分批次下達至29個鄉鎮街道(除正陽街道外,詳見附表1)按照國市要求,應于2029年底前全面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建設任務(按程序核銷的除外)以及補助資金兌付(包含現金補助、延長期補助)。
三、工作措施
(一)因災損毀地塊加快核銷。按照市級指導要求,對耕地保護紅線內且適宜恢復耕種的因災損毀退耕還林(生態林)地塊,可按程序申報核銷,同步退回未兌付補助資金。轄區內符合申報條件的退耕還林面積約1.087萬畝(詳見附表2),由區林業局負責,按程序申請核銷。
(二)迅速開展補植補造。對未達合格標準的退耕還林地塊(原退耕還林地塊不受限于耕地保護紅線范圍),由各鄉鎮街道負責,督促退耕戶(業主)按時節開展補植補造,在耕地保護紅線范圍外可選擇原設計樹種或經濟林(果)樹種,耕地保護紅線范圍內可采取林糧間作方式補植補造經濟林(果),實行過渡期管理(過渡期至2035年),過渡期按耕地調查、按林地管理。
(三)調整補助資金兌付方式。根據《關于加強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資金管理的通知》(渝財農〔2017〕84號)精神,對原址重造或易地重造驗收合格后需要兌付退耕還林補助資金的,將兌付方式由原國家規定的第一年500元/畝、第三年300元/畝、第五年400元/畝,調整為第一年500元/畝、第二年300元/畝、第三年400元/畝。
(四)加快延長期補助兌現。根據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延長期補助政策,可延長5年,補助100元/年/畝。
對經過3次驗收達到合格標準的退耕還林地塊(詳見附表1),次年起兌現延長期補助,延長期補助原則上兌現給土地承包權人,由屬地鎮街組織開展管護成效核查、流轉合同審查、補助申報兌現等工作,區林業局負責審查把關,流轉耕地實施退耕還林的按原合同約定發放。
對管護效果差的,由屬地鄉鎮街道負責,督促退耕農戶(業主)加強管護,根據退耕還林建設成效及審查結果,按程序兌現補助。
(五)其他退耕還林地塊整治。
1.蠶桑地塊。我區共計21659.2畝(詳見附表3),主要系區級統籌整合退耕還林補助資金用于扶持培育蠶桑產業發展,且部分未完善退耕還林程序性資料,由屬地鄉鎮街道具體負責,與轄區村社組織核算蠶桑扶持政策兌現情況、資金額度,完善退耕還林合同。
2.原址造林地塊。需原址重造的退耕還林任務約27010.9畝(詳見附表4),由屬地鄉鎮街道負責,利用冬春時節開展造林,造林樹種原則上選擇經濟(果)林,重造樹種可與蠶桑、油茶等區內重點扶持發展產業樹種結合,若重造樹種與原樹種不一致,需書面函告區林業局備案,同步完善退耕還林合同,確保達到驗收合格標準。
3.易地造林地塊。主要涉及兩個部分:原脆紅李、柑橘、銀杏納入退耕還林的4268.5畝(詳見附表5)和原址重造存在困難的。由屬地鄉鎮街道負責,在轄區范圍內選取耕地保護紅線外、25度以上陡坡耕地開展易地造林,程序時間、樹種選擇與原址造林一致。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街道深刻認識做好鞏固新一輪退耕還林成果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嚴格落實整治主體責任,集中力量、搶抓時間,全力以赴做好退耕還林建設各項工作。由區林業局總體牽頭,負責鞏固退耕還林工作指導、區級檢查抽查驗收、補助資金申報資料審核等工作;區財政局統籌補助資金發放、區級檢查驗收工作經費等工作;區規劃自然資源局負責指導區林業局、屬地鎮街選擇易地造林地塊等工作;各鄉鎮街道具體負責推動轄區內退耕還林建設任務,開展動員組織、資金申報、初步核查等工作。
(二)規范開展處置。退耕還林工程時間跨度較長,期間疊加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等國市政策,工作量大、矛盾復雜,各相關部門、鄉鎮街道要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依法依規”的原則,按照《黔江區統籌協調耕林空間試點行動方案》(黔江府辦發〔2025〕20號)相關規定,按程序規范開展退耕還林建設工作。同時,由區林業局指導,屬地鄉鎮街道負責,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引導退耕戶(業主)履行管護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做好輿論引導、風險防控等穩定工作。
(三)嚴格督導考核。由區林業局負責,對鞏固退耕還林建設工作開展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根據推進情況實地檢查、跟蹤督辦,每月通報屬地鎮街退耕還林建設、資金兌付以及巡察審計反饋問題整改進度,并納入林長制考核范圍,實施過程中遇到重大問題或信訪輿情事項,需及時報告區委、區政府。如因履職不力、失職瀆職,導致未完成退耕還林目標任務且導致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責問責。
(四)健全長效機制。區級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要全面落實退耕還林、耕地保護制度,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管理和協調聯動機制,林業部門要提前介入項目選址、審批等,項目選址應盡量避免退耕還林地塊,若確需占用的,應按照《重慶市林業局 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退耕還林易地造林管理的通知》(渝林退〔2012〕2號)、《重慶市退耕還林易地造林管理辦法》(渝退耕辦〔2008〕2號)有關規定,按程序開展報批。
?
附表:1.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完成情況分鄉鎮街道分年度情況統計表
2.耕地保護紅線內因災損毀且適宜恢復耕種的退耕還林面積統計表
3.蠶桑納入退耕還林面積分鄉鎮街道情況統計表
4.新一輪退耕還林需原址重造任務統計表
5.脆紅李、柑橘、銀杏納入退耕還林需易地重造面積統計表
![]()
![]()
?